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渝“后花园”—乐山亮相2022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

发布时间: 2022-08-03 15:54     来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浏览量统计:
打印 分享到 :

7月28日至7月30日,2022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以下简称川渝住博会)在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川渝住博会展览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共设置6个展区,展示了川渝两地在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高质量发展与城市提升、城市更新实践成果、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大数据智能化与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与美丽村居方面的新产品、新技术和建设成就。来自川渝两地42个市(州)、区(县)以及200余家住建领域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参与。

佛大心自远,乐在其山中。在博览会上,乐山馆以“禅意之都,百乐乐山,成渝后花园,生态宜居城”为主题,通过“住在乐山”“味在乐山”“美在乐山”“未来乐山”四个方面,利用展板、光电、影像等传统与现代科技手段,全方位、多维度展示了乐山城市精神、乐山区位优势、乐山发展战略、乐山务实举措、乐山城建行动、乐山城市风采、乐山人文情怀,全面传达了乐山绿色打底、产业强市、旅游兴市发展理念,真切讲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自然生态、经济繁荣、多彩人文、乐山乐水、灵秀博雅的幸福美丽嘉州,发出了千年古城“携手共进,开创未来”的真诚之邀。

城坐山水间,人行森林里。乐山在传承历史文明与坚持现代创新中发展壮大。近年来,乐山以“山水园林宜居”的发展定位,务实公园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行动,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加快“乐山味道”区域品牌推广,加快构建全域旅游体系,持续擦亮乐山文旅名片,促进乐山山水人城和谐相处。在老城区发展、保护上,乐山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基因,活化利用老街巷、老城墙、老建筑,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结合三江流域岸线保护,加强山体水系涵养,塑造特色风貌,勾勒城市天际线,描绘“显山露水、山水交融”的老城风景画。在新区建设上,坚持传统与时尚、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有序实施乐山城北、苏稽、冠英、高新区等片区开发,强化历史文化元素植入、新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嵌入,整体提升新区品质。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乐山城市建成面积达到79.88平方公里,主城区基本形成六横六纵主干系统,公共服务配套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一街一景、上中顺特色街区、九龙巷、绿心公园、老霄顶、“乐山外滩”、嘉定坊、竹公溪长廊等一批景观成了市民休闲打卡的圣地。

海棠国香城,品质宜居地。乐山是一个聚焦百姓关切,永远面向未来的城市。紧扣“一中心两基地三区块”创新因地制宜唱好“双城记”,全力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乐山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最大的发展目标。

工作在成渝度假在乐山

2020年7月,峨眉山市凭借其自身的特殊旅游资源优势,以及不断提高的城市经济实力成功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批试点名单,此次成功入圈将给整个峨眉山市及乐山市各行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也必将成为乐山“十四五”发展的助推剂。

未来五年,乐山将充分利用自身区域优势及旅游文化资源,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山水人城和谐,引领形成“工作在成渝、度假在乐山”的新生活时尚。

打造山水园林宜居城

未来五年,乐山将锚定成渝地区“后花园”功能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绿色打底、山河为骨、文化为魂,加快建设“一城两新区”,推动市中区、峨眉、五通桥、沙湾、井研、夹江同城化发展,建设以市中区、峨眉为双极核的组团型大城市,将犍为建成市域副中心,打造马边、沐川、峨边、金口河四个“卫星”城市,培育若干县域副中心和中心镇,实现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按照公园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提升城镇品质,促进山水人城和谐相融,努力把乐山建成成渝地区文化更繁荣、生活更富裕、服务更优质、环境更优美的高品质山水园林宜居城。

老城为根新区焕新颜

乐山是一座山水城相依的文化旅游名城,如何在阔步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做到景城一体,人城和谐是住建人一直在探索的话题。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乐山将继续坚持“绿色打底、山河为骨、文化为魂”,通过疏旧建新,南拓西进建设“一城两新区”。

老城区是乐山的根,更是嘉州文化的资源载体,将继续坚持“减容、增绿、控高、修复”的原则,有序推进、有机更新,未来的老城区将会成为具有嘉州文化特色、旅游配套设施完善、国际著名的城市文化旅游目的地。

苏稽新区作为连接乐山和峨眉山两大5A级景区的中间枢纽,将以“文体新城”为发展方向,建设体育中心、文化中心、旅游驿站、宜居社区,形成集文体教育、体验休闲、时尚宜居于一体的现代田园城市。

冠英新区借助乐山机场、老木孔水电站等交通利好,及区域内的自然地理优势,未来将建设成为中国湿地新城示范区、川南最诗意的文旅宜居区,同时有望成为乐山人居的新标杆。

以加快提升乐山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为目标

力争突破3000亿大关

近年来,乐山经济总量从1000亿元到1500亿元用时5年,成功迈入“2000亿俱乐部”,GDP排名升至全省第八位。

经济水平的提升将直接带动全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未来5年,乐山将以经济总量占比高、综合承载能力强、创新发展动能强、区域带动作用强为发展目标,争取“十四五”期间GDP突破3000亿大关。

实体经济依然是全市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对接全省区域经济布局,以乐山国家高新区为龙头,以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新区为引领,以五通桥区、沙湾区、峨眉山市、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六个省级开发区为支撑,以若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节点的现代产业承载体系,优化形成“1+2+6+N”市域经济总体布局。

优化提升大IP

带动全域旅游开发

乐山拥有乐山大佛景区、峨眉山景区、东风堰三个世界遗产,也是国内唯一一个拥有三遗的地级市,旅游资源是乐山最大的比较优势,更是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法宝。

“十四五”期间,乐山将按照“两核两圈两带九组团”旅游发展总体布局,持续提升峨眉山、乐山大佛两个大IP影响力,基本建成大峨眉旅游圈、小凉山旅游圈,精心打造峨眉河休闲度假产业带、大渡河研学旅游产业带。同时,对于市域内其它重点景区加快开发,如大瓦山、黑竹沟、东风堰等,不仅要把乐山建成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嘉州韵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还要努力将生态旅游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巩固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大、小凉山等彝区全面振兴。

畅通水陆空通江达海贯南北

2020年底,仁沐新乐山段沐川至马边全线贯通;峨汉高速乐山至峨边段也即将于7月1日通车。届时,小凉山片区到乐山最远也只需1.5小时左右。

经过两轮“交通三年攻坚大会战”,乐山已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未来5年,一批综合交通项目将托举乐山从陆路交通时代向立体交通时代跨越。

“十四五”期间,乐山将加快形成“一港四梯级”内河航运网、“五纵两横”铁路网、“1+3+N”航空网、“一环九射两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六纵四横两环”国省干线公路网等“五大交通网”,推动形成水陆空三维联动、多式联运的便捷高效运输服务体系。

同时,强化市内外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多式联运体系,实现北向畅通成乐一体化大动脉,南向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东向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西向衔接川藏走廊。努力把乐山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成都平原区域中心城市、打造成渝“后花园”、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中国绿色硅谷”,做好“联动双城、配套成渝、开放合作、顺势提级”大文章,多维度多领域联手建设成渝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这是乐山在成渝携手共进中的历史责任与使命,也是乐山面向世界的未来之约。乐山建设者有决心,也有能力担起大任。大幕已开,让我们一起奋斗,共同期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地址:乐山市市中区春华路西段553号   电话:0833-2134404

网站标识码:5111000014          蜀ICP备11010642号-2            备案图标 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