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看乐山丨峨眉城的前世今生
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峨眉山市已有1400多年历史。史料载,隋开皇三年,龙游县(今乐山市中区)改名峨眉县,此为峨眉县置县之始。史料认可置县时间是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亦峨眉县治地移至今峨眉山市地域内时间。县治治所最早的具体地点,至今仍然是谜。在建县167年后的唐乾元三年(公元760年),县治才从初治地移入峨眉观东,即今峨眉山市政府所在地绥山镇。从那时至今,县城和政府办公地一直未变。
据有关史料记载,峨眉县城初期规模较小,到了唐代中期,才开始修筑城墙。城墙用砖土混建,周长4千米,高3米余。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佥事罗翊督知县赵钺改为石墙,开东、西、南、北四大门。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知县吴廷壁增修,高6米。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知县崔炯用红石铺成垣,于东南和西北两角新开二门,共六门。东门曰文昌门,南门曰瞻峨门(后改为胜峰门),西门曰武振门,北门曰观澜门,东南角曰迎恩门,西北角曰拱宸门。门上俱设城楼,巍峨壮丽。东南北三门在护城河上,卷石为桥,桥名是:东曰迎恩桥,南曰化龙桥,北曰通泰桥。到了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知县文曙重建东、南、西、北四门及小南门。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知县刘璐再次维修。整修后的城墙,高约5米,宽近3米,气势雄伟,非常坚固。同时,将东门更名东旸门,南门更名南薰门,西门更名挹爽门,北门更名拱宸门,东南更名育贤门,西北更名迎波门。这时县城内主要街道有:十字街、东正街、鼓楼街、城隍庙街、育贤街、儒林街、正北街。共7条。惜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1928年、1943年,县城发生过三次重大火灾。其中最后一次(史称“6·8”火灾)损失惨重,全城几乎烧光。在修复时,城墙被拆。
县城内外原有禹王宫、文昌宫、天上宫、紫云宫、万寿宫、桓侯宫、古柏堂、文庙、武庙、城隍庙、火神庙、峨神庙、王爷庙、报恩寺、西坡寺、三清观等,殿宇巍峨,堂室宏丽,神像庄严,古木阴森。这些殿堂,大部分在三次火灾中被焚。1943年“6·8”火灾后重修县城。
“6·8”火灾前,衙门大堂打屁股,满街听得啪啪响。衙门右侧是牢房。“6·8”火灾后,建造几栋矮房,四个办公室,一个土石台子,即所谓大礼堂。
1949年12月17日,峨眉县获解放。解放军从东门外大佛殿进驻峨眉县城,沿乐西公路王碾房倒拐进东街至县政府。时任解放军连长的赵划对峨眉县城留下的印象是:茅草屋、谷草房、杉皮房,矮小破旧,屋漏墙歪,梁折柱斜,白墙瓦屋只有数家。大南门、小南门城门城墙已拆,北门渔桥留半截城门,新东门、水西门留约200米城墙。城楼上住着打更匠。
其时的城区街道有东、西、南、北街等。状元街、新市场街(清朝考棚)、江西街最闹热,百货、土杂、洋货样样有。市场有木货市、白炭市、西门煤炭市、柴草市、草鞋市。据不完全统计,其时的街、巷约20多条。
上世纪五十年代,乐(山)西(昌)公路穿城而过;夹(江)峨(眉)公路、峨(眉)沙(湾)公路、峨(眉)高(庙)公路后来也交汇于此。
如今,峨眉古县城已有天翻地覆变化。四城门早已不存。城区面积扩大了若干倍。街道宽敞,平整亮丽,高楼大厦林立。路、街、巷总数共110条。(朱华高)